1.名言出处:
符标让老师这幅宁静致远书法中的四个字,出自诸葛亮的《戒子篇》:“夫君子之行: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静无以成学。慆慢则不能研精,险躁则不能理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。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”!诸葛亮对于宁静与淡泊作了如此意味深长的诠释,令人慨叹不已。
2.作品解读:
自古以来,许多文人志士都崇奉“宁静以致远,淡泊以明志”这句名言,表现出一种儒家的风范。这一句话可以奠定一个人一生对世间万物的基本看法,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,只有淡泊宁静,才能洞察凡尘,只有清心内敛,才能高瞻远瞩。“淡泊”是一种品德修养,是为人质朴、超逸、恬淡,但不是没有进取心,不是逍遥于“世外桃源”,相反,正是为的追求远大目标而持有的涵养、修练。
“宁静”则是端庄,持重,安然,恬然。即不因宠爱而忘形,不因失落而怅然,不因富贵而骄纵,不因清贫而自惭。得意不忘形,失意不颓唐沮丧,风物当宜放眼量。淡泊、宁静,为的“明志”、“致远”。不因一点小小的荣誉、成功而轻置更大的胜利于千里之外。古人云:“ 静中念虑澄澈,见心之真体;闲中气象从容,识心之真机;淡中意趣冲夷,得心之真味;观心之证道,无如此三者! ”
天地的玄机在于一个“悟”字,自我的玄机在于一个“静”字,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,其心中犹如明镜一般,一尘不染,考虑事情就容易发现真理,淡泊处世时才会有悠然自得的情趣。只有在潇潇嘈杂,风雨满楼的环境中,仍能保持一颗平静无波的心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宁静!宁静是一种执着,无论花开花落,云卷云舒,都要顶得住干扰,耐得住寂寞,经得起诱惑,永远保持一份内心的执着与善良。
下一幅: 高雅茶室字画 四尺横幅书法《茶禅一味》
字画具有怕热、怕光、怕湿、怕霉和怕虫咬的“五怕”特征,要收藏保护好字画必须把握好四个方法:
一、要避光因字画一般都以纸、绢等为载体,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纸、绢的纤维变质或泛黄、褪色、发脆,造成字画的损坏,从而缩短字画的寿命。所以,字画应放置于避光、阴凉、干燥和清洁的地方妥善保管。
二、要去尘字画收藏前,最好掸去字画表面的灰尘,防止把灰尘卷进字画,也要防止轴头中引起发霉或污染和虫蛀。对于绢本的字画尤应注意,灰尘落在绢缝里,一定要耐心把它清除,否则一遇潮气,字画的寿命就会缩短。
三、要防潮一是要选择不潮湿的墙壁张挂,并要在室内避开有水蒸气的地方,预防平时的湿气附在字画上;二是当雨季到来之前,应暂时将裸露的字画收藏起来,梅雨季过后,及时选晴朗、干燥的天气,将字画逐一展开或张挂,以便在通风中驱散潮气。
四、要密封收藏时,最好能把字画用牛皮纸包裹好放入密封性能好的箱子或柜子里,同时在箱角处放上樟脑块等驱虫用品,以防虫蛀。再放入吸水性能好的土纸,则可保字画安然无恙,延长字画寿命。